盆栽菊高度控制技术
菊花的高度控制是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将直接影响着他的商品及观赏价值。这也是让很多生产商困扰的问题。根据我公司技术人员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以下几点关于高度控制的技术环节以供大家参考。
1、肥水控制
菊花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遵循“见干见湿”.“不干不浇.干透浇透”的原则。适当的扣水可使根系粗壮,提高其抗逆性能,降低体内源赤霉素的含量,从而使干物质增多.茎干坚挺.节尖匀密。特别是**后一次摘心(俗称“定头”)后至花芽分化期间,扣水尤为重要。新芽长至5公分,有2至3片完整叶片时,坚持“不轻微萎蔫不浇水”,直至花芽分化完成(肉眼能看到花蕾)。施肥则应遵循花芽分化前不施或少施(根据土壤肥力及生长情况而定)。应少施氮肥,以钾肥为主,可促使根系健康发展。如果土壤疏松透气.活性高,可以不施有机肥。
2、栽培方式
合理的栽培方式可有效地降低菊花的植株高度。较为常用的是地栽套盆法。将菊苗定植于大田,摘心两次后将之由花盆底孔套入,而后封土。随长随添土,使之不断有新根出现。还有一种栽培方式是盆栽分次封土法。将矮壮菊苗栽植于盆内(土面离盆底径8至10公分),以后摘心皆在盆中进行,随长势而添土,一般采用高筒盆为宜。
3、药物控制
采用化学药物及激素控制菊花的高度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常用药剂有比久(B9植物生长延缓剂),多效挫(植物生长抑制剂)。处理时间一般为定头后出盆口5公分左右,采用比久300倍液或多效锉2500倍液喷洒植株叶面,以上部为主,可有效控制其高度。比久的药效期一般为15天左右,所以为了达到理想的抑制效果,要喷洒2--3次。而多效锉的持效期可达2个月,因此一次即可。为了抑制花梗伸长,降低商品价值,可于花蕾长至黄豆粒大小时喷洒500倍液比久,抑制效果明显。以上两种药剂如不慎因药量过大产生药害,可用100ppm赤霉素(920)水溶液解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