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菊花的起源与发展(一)
菊花( Chrysanthemumxmorifolium Ramat .)原产我国,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在我国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陶渊明(365或372或376一427)所处时代至今,菊花从原始的野生种经漫长的人工栽培、杂交和选育,已逐步成为世界上品种**为丰富的栽培植物之一。据统计,目前全世界菊花品种有20000-30000个。20世纪90年代初,李鸿渐对我国菊花品种资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和搜集,其编著的《中国菊花》中,系统整理了我国当时的菊花品种约3000个,包含2302个品种图,这是迄今为止对我国菊花品种**为全面的记载。由于我国过去缺乏翔实的育种历史记录和引种档案,因而对菊花品种的发展演变大多只能通过古籍记载加以推论。从早期的古籍中我们可以发现,菊花的自然地理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传统艺菊中心的形成。在历代菊花专著中,对不同颜色、花型或花香的菊花品种的记载,不仅说明了中国传统艺菊体系对于菊花品种发展的重视,亦体现了社会人文对于菊花品种不断丰富的影响与作用。
开封市景茂菊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开封
菊花苗、
菊花种苗繁育、
盆栽菊花、
菊花造型、
金丝皇菊生产及菊展设计布置等于一体的专业从事菊花生产的公司。
菊花苗批发基地
(一)有关野菊的古籍记載
先秦时期,有关菊的记载**早见于《周礼.秋官》:“蝈氏掌去蛙黾,焚牡鞠,以灰洒之则死……”即古人用未开花的菊烧灰治虫。春秋、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季秋纪》和《礼记.月令篇》中均有“菊有黄华”的记载,即记录了开黄色花的野菊。《埤雅》日:“菊,本作鞠,从鞠。鞠,穷也。《月令》:九月,‘菊有黄华’。华事至此而穷尽,故谓之鞠。节华之名,亦以其应节候也。”《汲冢周书.时训解》中有:“菊无黄华,土不稼稿。”《大戴礼记.夏小正》云:“鞠荣而树麦时之急也。”可见,古人曾利用野菊的花期作为节令的指示并指导农业生产,亦说明了他们对于野菊花期的关注。
楚国诗人屈原在《楚辞》中歌咏野菊,留下诗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由其诗句可见,在秦代以前野菊就可供食用了,而且在屈原的观念中,野菊当已具备了一定的观赏价值。
两汉时期,有关菊的记载多数为其药用与食用的价值。如《神农本草经》与《西京杂记》中都有关于菊的药用功效和食用方法的介绍。后汉的《本草经》中有“菊有筋菊,有白菊花、黄菊花”的记载。三国时期钟会在《菊花赋》中有“芳菊始荣,纷葩晔晔或黄或青”的句子。可见在野菊作为观赏植物被人工引种栽培以前,其不同花色已为古人所关注了,这些比较原始的野菊种类为后期人工栽培的引种、选种提供了必要的种质资源。及至东晋陶渊明所处时代是我国菊花发展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千古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翻开了菊花家居庭园栽培的新篇章,为菊花成为世界名花奠定了基础。随着唐代栽培繁育技术的日臻完善,菊花由**初单一的黄色,发展到“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李商隐《咏菊诗》),“素萼迎寒秀,金英带露香”(刘禹锡《和令狐相公九日对黄白二菊花见怀》)的紫、白等色的变异品种。至宋朝,菊花种植技术进一步提高,艺菊者辈出,新品种大量涌现。刘蒙《刘氏菊谱》(1104)的问世标志着菊花栽培进人全盛时期,后相继有沈竞的《菊谱》(1213)、史铸的《百菊集谱》(1242)等多部有关菊花品种的专著问世。
明代的菊花栽培选育技艺更加完善。王象晋的《群芳谱》(1630)中,按不同花色、花期分类记载的菊花品种达270个。可见,当时菊花育种和选种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汪灏等所著的《广群芳谱》(1708)有陶渊明所处时代菊花品种的记载。清代菊花培极盛,留存艺菊专著20多部。陈湨子《花镜》(1688)记载了154个品种。其中清乾隆年间叶天培的《菊谱》(1776)记载播种苗数万本,获名品145个。
(二)菊花起源的相关近缘种源与分布
菊花起源于中国,参与菊花起源的主要亲本原种均为国产,但是人们一直没能发现菊花的直接野生种。从20世纪60年代起,陈俊愉等学者通过各种方法如比较形态学与细胞学的方法、种间杂交法以及分子系统学的方法等,研究菊花的起源。迄今为止已在一些观点上达成共识,认为菊花主要由在我国安徽、湖北、河南等地长期人工选择天然种间杂交中的一些特殊变异类型而来。毛华菊和野菊是原始菊花的基本杂交亲本,紫花野菊、甘菊和菊花脑等随后也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起源过程。
关于这些野生菊的地理分布,古时就有记载,只是未能分清它们的种类。在《山海经》(公元3世纪前)中有:“女儿之山,在今河南宜阳,其草多菊。”《别录》中记载“菊花生雍州川泽及田野”,雍州在陕西境内。后汉的《荆州记》中有“南阳郦县北八里有菊水………”,南北朝的王韶之的《神镜记》中有“荣阳郡西有灵源山,岩有紫菊”。郦县、荣阳等地都在河南境内,荆州地处湖北,而陶渊明隐世避俗的地方在江西九江地区。
从原始菊花的主要杂交亲本现在的地理分布来看,毛华菊主要分布于河南、安徽、湖北;野菊的分布区除新疆以外,全国各地都能找到其野生资源;紫花野菊分布于浙江、安徽、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东北地区;甘菊则广布于东北、华北及华东地区;菊花脑主要在南京作食蔬栽培。这几个物种分布的交又重叠区很明显,都集中在黄河、长江两流域之间的中下游地区。这不仅为不同物种间的天然杂交提供了条件,也为人工选择育种栽培奠定了基础。随着历史的发展,在这些交叉重叠区中,逐渐形成了传统的艺菊中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