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虫害,下面就菊花虫害及防治方法做简单介绍。
一、蚜虫
蚜虫是菊花发生频率**的害虫之一。用药剂防除比较简单。但是如果防治不及时,一旦让蚜虫钻进花序再防治就非常困难。而且还要防止在采收后再次发生。
二、螨类
有假红蜘蛛、红蜘蛛等种类,在露地和设施栽培中都容易发生。防治比较困难。与 蚜虫一样,如果采花时切花带有虫卵,即使销售给消费者之后也容易发生。因此,对于 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利。
一般在发生初期采用DDVP熏蒸。但是,使用时要注意人体健康。此外,可以用2000倍的开乐散乳液、灭螨猛乳液、三氯杀螨醇乳液等散布防治。由于螨类在高温季节的孵化期较短,当杀死成虫以后间隔3—4d再喷洒一次杀螨剂,可以杀死刚孵化的第二代幼虫,达到彻底防治的目的。
但是,螨类容易产生耐药性,不能重复使用同一种农药,应该用几种杀螨剂交替使 用。特别要注意初期的彻底防除。
三、蓟马类
其中黄蓟马和黑花蓟马危害较大。这种害虫寄生在叶芽部位,阻碍了幼组织的发育,叶片呈烫伤状,叶表面呈银灰色光泽或者变成茶色斑痕。蓟马的停止生长温度在11℃以下,在温暖地区从4月上旬到11月中旬都是活动期。品种之间被害的程度差别较大。另外,花蓟马对花序的危害较大,从5月中旬到9月开花时有发生。发生时花瓣没有生气,接着产生茶褐色斑点,并且不断扩大。
一般在发生初期采用1000倍的杀扑磷乳液或者1000倍的低毒硫磷乳液、1000倍的芽灭多乳液等散布防治。开花前每隔5—7d散布1次1000倍的奥特蓝水和剂。
四、根腐线虫
根腐线虫是连作栽培的常见虫害。发生时植株生长发育不良,与急性萎蔫病的发生有重要关系。严重时植株萎蔫倒伏。主要防除方法有轮作、土壤消毒、深耕等。在菊花种植前种一茬万寿菊具有一定防治效果。定植前每亩地用20L氯化苦进行土壤消毒也有效。
五、叶枯线虫
是Aphelenchoides ritzemabosi线虫寄生在叶部所引起的。发生时顶芽萎缩不能伸长,严重时叶身部消失,只留下叶脉。较轻的症状是叶片呈烧伤状并有光泽。在夏菊的促成栽培时经常发生。
防治方法是从健康的母株上采穗扦插,在冬芽发芽之前用2000倍的灭索威水和剂散布。在发生之前还可以散布500倍的敌百虫水和剂、1000倍的马拉硫磷乳液和1000倍的杀螟松等进行预防。
六、铜色金龟子
是一种地下害虫。一般在7月上旬成虫飞来并在土壤中产卵,于8—9月变成幼虫在地下部危害根部。被害植株呈青枯症状。可以在整地起垄时施用倍硫磷(番硫磷)颗粒进行预防,用量为每亩6kg。
七、蛞蝓
蛞蝓是一种软体动物,身体像蜗牛,但没有壳,主要吃食菊花的幼芽或嫩叶,特别 喜食花瓣。是温暖地区以及湿润地区的常见害虫。防治方法主要有:注意浇水管理,防治地面过湿;在地表面散布石灰粉;药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