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栽培过程中对土壤、水分、温度、光照有什么要求?
1、菊花对土壤有什么要求?
只要管理得当,菊花几乎在各种土壤中都能生长。但要使菊花生长良好,则土壤必须要求疏松、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肥沃。板结而又排水不良的土壤很难种好菊花。一般优良的土壤浇水后,水分很容易被吸收而不是渗漏,干燥后又不容易开裂。
2、菊花对水分有什么要求?
菊花与水分的关系可用“需量大、怕积水、耐干旱”来概括。菊花土壤的湿度一定要“见湿见干”,忌讳的是“半干半湿”。幼苗期需水较少,生长期间,菊花生长速度快,叶面积大,蒸腾旺盛,需水量大,特别是夏季高温季节,很容易缺水。因此,盆栽菊花在夏季要求每日浇水,有时早晚各浇一次。花芽分化时要适当控水,以控制营养生长,利于花芽分化。在孕蕾开花时要增加供水量,以促进花蕾发育。
3、菊花对温度有什么要求?
菊花适于在温暖而又冷凉的环境下生长,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1℃左右。但菊花能耐寒,能在5℃左右的条件下安全越冬。一般10℃左右菊花便会开始生长。但菊花不耐炎热,温度高于32℃以上时菊花便会生长缓慢,甚至生长不良。
菊花的抗寒能力以及耐热能力因品种不同有所差别,一般小菊品种耐寒性强,而引进的、名贵品种抗寒性较差。
4、菊花对光照有什么要求?
菊花喜光,光照充足时生长健壮,节间较短,叶片紧凑,叶片肥厚,花色也更鲜艳光亮。但夏季强光常与高温相伴,会使菊花生长受阻。特别是一些细管瓣、中管瓣品种叶片较薄,裂缺深而宽,叶片稀疏,抗强光能力弱,夏季晴天中午前后需要人工遮光,一般遮光20%-30%即可,不能超过50%。光照不足会造成节间伸长、茎杆细弱、叶片薄而无光泽及花色暗淡等。但绿色品种开花时遮光会使花色更鲜绿。
菊花还是典型的短日照花卉,即在每天日照时数较短的情况下形成花芽并开花,在每天日照时数较长的情况下,它只长茎叶,不形成花芽,不开花。一般菊花开花需要每天日照时数12小时以下,夜间温度下降至10℃左右时,才能促进花芽形成。进入8月份后,日照时数减少到13.5小时,**气温降至15℃时开始进行花芽分化。当日照继续缩短至12.5小时,**气温降至10℃左右时,花蕾逐渐伸长。此时正是秋菊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至10月中旬陆续绽蕾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