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菊花与世界园艺(三)
摘要 作者回顾了中国菊花品种形成的过程和中国菊花在今日世界花园艺舞台上发挥作用。
关健词 中国菊花;品种演进;花卉园艺
菊花( Dendranthema grandiflora( Ramat)Kian.)是世界花园艺的一支奇葩。它不仅色彩艳丽,姿态万千,而且具有不畏风寒,傲霜怒放的品格,被誉为“花中君子”,自古受到人们喜爱。中国菊花是中华大地这片神奇沃土的造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花文化”中的一项宝藏。中国菊花品种的形成和演进既是自然的力量,也是我们的先民辛勤劳动的产物。中国菊花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一份珍贵礼物,它作为友好使者传到世界各地后受到各国人民的广泛喜爱,被培育成各具特色的品种群,发展至今已成为世界花产业“四大切花”之一。世界菊花品种之多,变异之繁,成为世界园艺育种史上的一大奇迹。中国本土的菊花在中国古典“花文化”思潮的影响下继续发展并一枝独秀,独放异彩。今天,在中国花产业进军世界花市场的时候,重温中国菊花的形成历史,研究中国菊花在世界园艺史上曾经发挥的重要作用,对于开发这些古老品种为中国花产业的发展助力具有极为积极的现实意义。
2 中国菊花走向世界的历史
菊花是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友谊之花,世界各地的菊花,源出中国。唐宋时代中国菊花就由朝鲜传到日本。1688年传到欧洲,再传到美洲,为世界人民所喜爱。
2.1日本的菊花
从史料看,日本的菊花是从中国传入的。此时为日本大和时代,即中国唐代。日本**次菊花之宴”于天武天皇时举行,当时所展示的菊花为野菊。平安时代,改称“重阳之宴”。此时饮菊花酒的保长寿之举是由中国传说而来,可见此风由中国传入。在江户时代(1661-1673)有少数庶民开始栽培观赏菊;而中国宋代(1096-1279)便已有大规模民间栽培并有盛大的菊花花会。日本至正德享保年(1711-1736)有菊花展览会。日本的**部《菊经》是保庆四年(1754年)由松平赖宽用汉文著成。文中提到日本尚未有完整的菊花栽培方法,“是参考中国专门研究菊花的完整书籍,寻找出适合日本国土、气候等条件生长的菊花加以整理归纳”。在贝原益轩《花谱》中(1694),亦提到有中国菊花品种引入日本。1869年,日本太政官宣布菊花为皇室纹章。1889年,宫内省指定以十六瓣花为标准,并规定菊心为花径的八分之一做为皇家纹章。明、清时期,日本盛行菊花品种改良,中国菊花品种在日本得到进一步发展。嵯峨菊、江户菊等都是日本名菊。一文字菊则是依照皇家纹章图样育出的独本菊。菊花人形是日本特有的扎菊。因此,中国菊花品种引入本并同日本野菊杂交,产生了旦本品种群。中国艺菊技术同日本文化结合,形成了日本赏菊方式。
2.2欧洲的菊花
17世纪中叶,荷兰商人将菊花带回在欧洲栽培。1689年,荷兰作家白里尼发表《伟大的东方名花一菊花》一书,首先在欧洲歌颂了中国的菊花。18世纪中叶,法国人路易・比尔诺把个菊花大花品种从中国带到法国进行栽培。19世纪,英国植物学家福琼( R. Fortune)先后在中国浙江舟山及日本引入菊种带归英国进行杂交育种。此后,英国园艺家曾育出不少大轮名菊,相继传美洲各国。从此,这一中国名花遍植世界各地。欧洲菊花体现了欧美文化的审美取向。主要品种群花大色艳,花型圆整丰满。切花菊是欧洲菊花的典型代表,尤其是可以和其它切花配置适合不同场合应用。这是菊花**次走向世界后与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
2.3 菊花研究机构
时至今日,菊花已经成为世界性花卉,受到各国园艺学者的高度重视。英美等国均已成立了专门的菊花研究会。如美国菊花协会和英国菊花协会。中国菊花研究会成立于1990年,集合了一批中国境内的能工巧匠、艺菊爱好者和专业研究人员。每年进行菊花学术交流、切磋技艺、求花事业的发展。
从上述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菊花在世界园艺舞台上曾经扮演了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