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菊花产业化开发现状、问题及对策(三)
摘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盆栽菊花产业化生产的分布、规模、形式及其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我国盆菊生产要从建立协会组织,进行技术输出,简化操作程序,进行新品种的引进,培育与推广等方面去努力解决或避免现存问题。
关键词 盆菊;问题;对策
3、菊花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1)单纯菊花生产呈现缩趋势
在欠发达地区或较偏远地区,以农民集群式的菊花生产,开始时不计算劳动力成本,销售价格过低,大量种植有销售风险,少量种植收入不如打工,后来压缩生产,使生产规模下降,市场占有率降低,以至于失去生存空间。在九十年代准南的九龙镇、阜阳颖西镇、周口八里沟,以前都有二十万盆左右的生产能力,现在基本已不再生产;在长江以南,由于雨水过多,生产周期长,生产风险大,效益不如草花,菊花的生产量越来越小,今年甚至出现福建、成都办菊展大量到开封调菊花,每车仅运输费用上万元。
(2)农民集群生产呈现外向型发展的趋势,由产地销售到销地生产
由于菊花销售时间集中,在菊花产区菊花销售的竞争相当激烈,为避免竞争,有些花农直接到大城市周围租地种花或到花卉生产企业去做技术师傅,现在开封这种方式较多,我公司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到南京、长沙、杭州等地发展的。
(3)栽培方式向简化的方向发展
按传统的栽植菊花方法,费工费时,生产成本高,现在不少生的企业和个人在菊花的生产上,采取简化栽培方式,如广东中山,采取多株栽植,缩短栽培时间,大盆一盆栽种5棵、中盆栽3棵、小盆栽1棵,只打一次头,不剥蕾、不盘条,80天上市;山东采取地栽套盆,选取自封顶品种,只打一次头或不打头就可以棵形圆满;常州菊花栽植小盆甚至用营养钵生产小规格,就向生产小草花一样,只打一次头,生产成本和草花基本相同,市场竞争力较强。
(4)反季节生产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菊花的反季节生产空间较大,市场价格要高出正常季节的两至三倍,且市场缺口大,争小。现在做的较好的有南通唐闸公园的遮光生产秋菊,供应国庆市场,中山加光生产供应春节市场,开封现在也在小规模生产反季节菊花。但生产反季节菊的成本高,需要一定的设施和生产技术,因此生产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5)相对出现市场紧缺的趋势
在秋季,菊花具有其它花卉无法比拟的美,需求量增加。而菊花生产的成本高,周期长,相对效益低于其它草花,生产量在下降,出现市场紧缺的趋势,近两年即使是质量不太好的菊花,也能销售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