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菊花产业化开发现状、问题及对策(五)
摘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盆栽菊花产业化生产的分布、规模、形式及其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我国盆菊生产要从建立协会组织,进行技术输出,简化操作程序,进行新品种的引进,培育与推广等方面去努力解决或避免现存问题。
关键词 盆菊;问题;对策
五对策1、建立协会组织
对于农民集群生产,建立相应的协会组织,加强技术信息交流,集弱小个体为强大群体,
统一销售价格,共同开发市场,避免出现恶性争。在协会组织内部进行分工,生产与销售分开相当于企业的生产科、销售科等,由协会和政府联系,争取政府支持。
2、进行技术输出
以技术输出形式在需花城市进行生产,以产地销售转化为销地生产,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简化操作程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借鉴广东中山的栽种方法,一盆多株法,缩短生产周期;借鉴开封进行嫁接生产;借鉴山栽种方法进行地栽套盆生产;使用自封顶品种,减少打头次数;使用光周期不敏感品种,缩短产周期。尽可能地减轻劳动强度。
4、进行新种的引进、培育与推广,富花花色和种类,延长供花时
5、建立菊花专业种苗生产基地,大量提供高质量的菊花苗直在销售菊花种苗的同时行技术推广。
6、进行产、学、研相结合,提高菊花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科研成果的化率和页7推行标准化生产,制定国家、地方及企业产品标准实行标准化生产,逐与际接8、企业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争取政府支持,改善生产条件,进行反季节生产满足市场要,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菊花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经济效益9、开拓国际市场
开阔视野,在生产、技术等方面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现在的国际盆栽菊花的行情十分好,如日本盆栽菊花,质量和我公司嫁接菊花相似的价格3000日元/盆,相当于人民币200元,应该具有出口潜力,如果能在日本生产,可以避免检疫等一些贸易壁全,将会取得较高济效益,为国家赚取外汇;澳大利亚和我们处在两个半球,如果进行两地生产,可以充分利间,冬天在澳大利亚生产,夏天在中国生产,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这些都有待于大家尝试。